“同学,谢谢你最后一个走出教室前记得关灯,赠送你一张兑换绿色植物的积分卡。”5月28日傍晚,学生沈林晶下课走出教室时,从戴着“节能巡查小分队”臂章的后勤员工何骏手里拿到了一张印着“节能换绿色”的兑换片。
5月28日,后勤正式启动了“节能巡查小分队”,率先在物业员工中试点,由后勤员工担任,实行“一岗双职”,员工工作期间戴有亮身份的标识物,时刻关注和监察工作职责范围内的浪费情况,对于师生的浪费行为及时做好劝导,对于因设备等客观原因造成的浪费现象第一时间采取补救措施并上报相关部门。
这只是后勤节水节电节气节能工作的一项举措,这几年各部门先后通过优化管理、技术革新等途径加大节水节电节气节能的实施力度。
员工给力: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在公共设施设备的日常巡查检修中,学校的员工都有一个习惯性动作,就是弯下腰。古荡湾校区的卫生间和浴室都是公共的,每次巡查的时候员工都会注意弯腰看一下台盆下的三角阀是不是调整在较小水流的位置,通过这种方式,来达到节水的目的。”古荡湾校区服务中心方立银讲道,“值班员每晚巡视平均能关闭长明灯10盏,长流水龙头2个。一个月就可以节约15度电,60吨水。”
商贸服务中心已经将定期清洗回风过滤网作为常规工作。“这样做可以延长空调使用寿命”。中心的沈亮介绍,“我们还在用一个延长冰柜使用寿命的小窍门冷冻冷藏温度商品排列密度合理,就不会阻碍气流循环,冷能外泄;平时也要做到定期除霜,可以提高冰箱使用的功效。”
“中央空调根据学校节能标准的相关要求根据气温进行开关。锅炉是分冬、夏两季温度的变化对锅炉运行进行调节。冬天热水调到75℃,夏天热水只要调到45℃就可以了。”对于如何通过气温变化调节设备节水节电节能,物业服务中心仓前动力维修部孙新庆很有心得。
综合服务中心的吴俊对班车油耗怎么省也有心得。“从合理调度车辆,减少空驶的公里数来节约油耗是个很不错的办法。我们每个司机师傅都在那么做。”吴俊坦言。
在节水节电节气方面,饮食服务中心的各餐厅也是各显神通。仓前和下沙各餐厅严格按照学校开关灯时间开关,在烹饪好食材后立即关掉天然气开关。仓前3号餐厅在下午3:30-4:00 打扫卫生期间不开灯、空调设专人负责开关。仓前4号餐厅每月降低水、电、油、气、调味料的用量5%,根据达标量对餐厅员工进行奖罚。
技术革新:创造力让“节约”更有效
“我们已对学生公寓走廊灯进行更换,更换200余只,耗电量从11w降为6w。”物业服务中心下沙动力维修部章仲苗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接下来会陆续把学生公寓走廊、教学楼、实验楼走廊、厕所卫生间已损坏的灯更换成LED节能灯,对教学楼、实验楼厕所卫生间的大便冲水阀进行改造,有效缓解冲水量过大的情况。”
同样那么做得还有古荡湾校区服务中心、玉皇山校区服务中心。“更换LED节能灯200余个,更换延时冲水阀50个。每月可省电900度。”古荡湾校区服务中心负责的方立银拿出了改造以来的数据统计表。
“我们还巧用泡菜水冲洗后厨地面,节约了大量的清洗消毒用水。效果还是不错的。”仓前2号餐厅的任婷很有感触。
员工心声:出份力,多用心,节约后勤我先行
“节约型后勤”建设是长期的、全员参与的一项系统工程。我们的员工对“节约”两字也有自己的理解。
在学校近期组织的“节约型校园”建设金点子征集评选中获得三等奖的孙新庆认为:“学校耗能较大,需要节能降耗。通过自己的努力,带动其他员工保持随手关灯、关水等良好习惯,养成节水节电节能的意识,让大家都有想为学校做点实事的意愿。这是一种有意义的事情。”
凌本兰作为一名普通的清卫员却牢记工作职责:“工作职责里有一条要求,要求我们熄灯、关水,如果上级管理检查到长明灯、长流水,要有惩罚措施的。而且自己想想浪费总是不对的,所以能省就省了。学校也像自己家,过日子就得精打细算。”
叶利钟是一名维修班组组长,每天与水电打交道。最近在了解了“节约型校园”、“节约型后勤”建设的任务和要求后,他对下一阶段的节水节电节能工作有了自己的想法:“维修工作做得好,也是能节水节电节能的。我要带着我的班组除了加强平时的巡查监管,还要多动脑筋搞点技术小改进,为创建节约型后勤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加过省高校节能会议的资深维修师傅汪金祥给自己定了新的节约目标:“与理工大学、杭电等高校进行节能工作交流中触动和体会较大,学习到很多比较好的节能举措和办法。我想把这些好经验改用到我们后勤的节约工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