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减排永远在路上

能源有限,节约无限,节能减排,有你有我

节能宣传

这是一部简洁干练的把动画和现实相结合的影片,全集只有一张图片和数滴水滴,却引人深思

水滴小世界(萌啊!我下定决心一定要节约用水!)

世界各国环保趣闻荟萃

 生存环境的恶化使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环境保护的立法越来越密,措施和投入的资金也越来越多。人是有国界的,但是环保是没有国界的。在信息化和交通发达的今天,地球村的概念早已被人熟知。
 

在地球村里为了保护环境和治理污染,各个国家动作不断,更有不少极富创意和有趣的事情发生。

 
   英国英格兰发明人体测污机
                                                

                           
     通过吃鱼,来推测海域的污染。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胜任,首先要经过专门的味觉训练,能尝出每克鱼肉中所含的0.1微克的污染物。在近期的一项污染测评中共有7种鱼类的样本接受了味道测试,既有浅水鱼也有深水鱼。专家组共进行了210次味道测试。在正式测试时,尝味专家要先漱口,保持味蕾的敏感性,然后先嗅鱼肉样本的气味,再直接用舌头品尝,最后对样本受污染程度进行打分。在品尝一个样本后,要用专门饼干消除口中气味,然后才能品尝下一个样本。为减少个人品尝的误差,通常是整个小组一起品尝同一来源的样本,综合小组成员的打分而得出最后结果。
 
  点评:如果有川菜厨师这个活会更好干。

  人造鱼

                                                 

   说完了吃鱼,我们来看看人造鱼。欧洲科学家制造机器鱼来追踪水污染的情况。这些机器鱼长约1.5米,能够检测出水中的苯酚、重金属含量和水的含氧量、含盐量等等。找到污染源之后,机器鱼可以向岸上的基站发射信号并汇报自己的位置。每条大约20万元人民币。


  点评:这些鱼虽然聪明,但不一定认识鱼钩。
 

 

  3 没有垃圾交要罚款



                                                      
 法国十分重视垃圾的分类处理。在法国有些城市,除了要求生产厂家负责垃圾的回收处理外,还对居民作出了相应的规定,要求每户居民每月必须上交生活垃圾四公斤。环保部门再将这些分类垃圾集中到一起,综合利用。如果连续几个月都没有垃圾可交的话,会收到相应的处罚。

  点评:要是实在没有垃圾,就砸锅卖铁吧。

罗马:150平方公里的无车区
                                                      
   为了改善受到污染染的城市空气质量和进步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罗马市政府将市区I50平方公里范围内规定为“绿色区域”,从上午1O点至下午5点禁止一切使用普通燃料的车辆和摩托车通行,而步行者和骑车族则可以自由地穿行在此区域内,能与之并行行的只有公交车、出租车、救护车、消防车和清洁能源等。罗马市中心没有了平日的那种喧嚣,人们或带着孩子在街上漫步,或悠闲地骑着自行车,或乘坐增加了班次的公交车和地铁出行,轻松地享受“无车”的一天。

点评:看清了,这是意大利首都罗马。北京的话估计我们这代人等不到了。

立法限制牛放屁
                                                          
   据美国圣华金谷区空气污染控制部门介绍,每头奶牛每年排放19.3磅废气,这些废气与其他污染物生成烟雾污染。目前,市有250万头奶牛,约占全美奶牛数量的15。以每头牛每年排放20磅废气计算,每年排放的废气总量远远超过了汽车、卡车或者杀虫剂等对大气的污染。因此如果立法通过,一旦被工作人员抓到农场的牛放屁,农场主就要受到相应的处罚。

点评:有屁不放,憋坏心脏,没屁硬挤,强身健体。对人如此,牛何以堪。

 

 

 

 

 


获取短网址


分享到: 

新闻动态,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社联节能减排协会,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社联节能减排协会

新闻动态-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社联节能减排协会

新闻动态,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社联节能减排协会